公告
东昌府信息港(http://www.dcfxxg.com/)服务大家,欢迎分享传播!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将为您信息免费推广,现在免费注册会员,即可免费发布各类信息。
关闭
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 东昌府新闻资讯 » 娱乐新闻 » 正文

爱情心理测试题

发布时间:2017-08-01 18:15:14
  8.为什么会爱上大龄的他/她:恋母-恋父情绪
  
  姐弟恋已经不稀奇,但是有的人喜欢的对象却是自己父母般年纪的人,这种恋母或者恋父情结也很普遍。恋母和弑父都是俄狄浦斯,他不认识自己的父母,在一场比赛中失手杀死了父亲,又娶了自己的母亲,后来知道真相了,承受不了心中痛苦,就自杀了。心理学用来比喻有恋母情结的人,有跟父亲作对以竞争母亲的倾向,同时又因为道德伦理的压力,而有自我毁灭以解除痛苦的倾向。
  
  9.光线昏暗的地方更易产生恋情:黑暗效应
  
  浪漫的西餐厅是很多人情侣约会的首选,因为在光线比较暗的场所,约会双方彼此看不清对方表情,就很容易减少戒备感而产生安全感。在这种情况下,彼此产生亲近的可能性就会远远高于光线比较亮的场所。心理学家将这种现象称之为“黑暗效应”。
  
  每个人的择偶标准是不同的,但男女择偶在心理上也存在着共同性。
  
  男子择偶定向和他在生理、心理上所占的优势相关。男子与女子不同的性差优势,造成他的自强和自立心理,使他们在考虑婚姻时,在潜意识里把女子放于附属地位。他们觉得自己有把握创造身外之物,认为女子只要吸引我就行,并不注重女子的社会条件,所以,男子往往愿与迷醉自己的女子恋爱。女子形体方面的吸引力在男性择偶中尤为重要,男子更多使用性吸引标准,常把女子的形体魅力放在第一位。
  
  男子择偶另一特点,是把女性的优美性情放在十分重要地位,都希望自己的爱人温柔贤惠。因为男子认为,女子的天然性情是婚姻的生活现实性和感情稳定性的基础,是缔结良缘的可靠保证,他们认为贤惠温柔不仅是男子的感情需要,更重要的是生活的需要。
  
  美貌本来是天生的,但许多男子把爱情与美貌连在一起,从而使某些女子滋长了盲目的骄傲。于是美貌有时与轻浮浅薄相伴而生,染上世俗的恶习。因此,真正成熟的男子,他的择偶常把女性的内在美放在至关重要地位。
  
  女子的择偶定向明显不同于男子,两者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首先是由于性差的不同造成她们的依赖性,把婚姻生活作为一种“托附”,要求对方要有坚实的依靠感。其次,男子的情欲尤具冲动性与不稳定性,这对家庭的稳定产生不利因素。这样,男子的思想道德对女子的选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而,择偶时她们很慎重,都希望有忠诚的爱人与安定宁静的家庭,女子择偶常从婚姻及未来的角度考虑,衡量双方的关系比较现实,多数女子不能离开成家立业这一恋爱目的来设想对男子的爱,对两性间的感情度要求甚严,喜欢的并不当作爱情,择偶侧重男子的内在美--思想、道德、生活能力,温存体贴,也较注重男方的社会条件。
  
  求爱求爱是缔结良缘的枢纽,新颖别致的求爱,会给爱情生添上美妙的色彩。求爱有两种形式:
  
  (1)直露式求爱。毫无隐蔽、直接向对方表白爱。由于时局特殊,列宁就是以这种方式向克鲁普斯卡娅求爱,他在信中写道:“请你做我的妻子好吗?”爱情具有隐曲性,为避免“直露”的生硬,应巧妙用智慧,使其新颖别致,制造“悬念”,让对方惊喜交集。马克思就是选择了明快而又机智的求爱方式:一次约会中,马克思面露愁苦地说:“我爱上一个姑娘,准备结婚,不知她同意不?”燕妮大惊:“你有女朋友了?”“是的,认识很久了,这里有她的照片。”燕妮颤抖地打开他递给的小木匣,惊呆了--原来里面放着一面镜子,“照片”就是她自己了,她欣喜万分地扑向马克思。马克思作了绝顶聪明的试探又明确表达了自己的深挚感情。只有在恋人主观上具备了稳操胜券的条件下,才能用这种方式。
  
  (2)暗示式求爱。在不少情况下,恋人很难揣摩对方的心思,为了避免尴尬常采取试探性方式,转弯抹角、间接婉转表达自己的感情,这就是暗示式求爱。如:向所爱的人赠送“勿忘我”、“红豆”。生活中更多的是通过语言暗示来求爱,如一个女子的求爱信是这样写的:“听说你那边有许多红豆,你能给我捎一些来吗?盼着你的回音。”红豆是爱情信物,这女子要的并非红豆,而是红豆所代表的爱情。她婉转地表达了爱,同时试探着对方的感情。
  
  写求爱信是一种很好的求爱途径。要使求爱成功,写求爱信应注意三个问题:
  
  (1)称呼不能过于亲昵,最好是直呼名字。
  
  (2)要含蓄,含蓄的求爱,符合爱情的隐曲性,即有美感又易被人接受。
  
  (3)要真诚。只有情真意切才会打动人心,若无真挚,华丽的词句只是个谎言。求爱成功,双双便甜蜜地进入初恋期。初恋是爱情旅途的第一站,其成功与否影响着以后的爱情生活。
  
  初恋初恋是美妙而又珍贵的,它一般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时期:
  
  一是迷醉期。这是被倾慕对象的形象,言行、品格、才能等肉体与精神的魅力深深吸引而迷醉的阶段。此时,会出现一种被对象所吸引的近乎幻觉性的思念情绪,对方的形象时时在脑海中萦绕,并产生综合效应。心灵战栗恐慌、幻觉、羞涩、急盼等情绪重叠着占据身心,使其陷入强烈而又无理智的恍惚中,有一种难以捉摸的亲近欲与冲动。二是怀疑期。因为被恋人迷醉,拼命地在对方面前显示自我,向她(他)进言,以微妙的眼神和动作来示意,引起对方注意。但他(她)对我有意吗?看得起我吗?对他(她)的爱的可能性疑虑不止。一方稍有不慎或可疑举动,都会引起另一方的不安与烦恼。这其实是过敏性思维所致,往往自寻烦恼。三是非我期。当终于知道对方也在爱着自己的时候,就进入了“非我”期。相见时,很是激动,情感体验强烈,常举止失控,声音颤抖、脸色紧张,没有以前那种“镇静自若”的形象,不像平时的“我”了,故称“非我”。这阶段时间虽短,但很重要,在此可判断出爱的深度与强烈性。
  
  四是美化期。这时,恋者在心里总是把对方融为一体,你我不分了。无论是学习、工作、生活还是穿戴等活动,常从对方角度考虑,一举一动首先会想到:“她(他)会喜欢吗?”以对方的苦为苦,乐为乐。对恋人的一切进行感情升华的审美效应,产生美化感:会不同程度地把对方理想化,恋人常常依照对方的价值尺度来改造自己,提高自己,塑造自己。
  
  在初恋各个时期,双方的感情活动强烈,概括起来有三个特点:
  
  第一,单纯性,初恋是第一次向异性敞开爱,感情往往单一,纯真,只求与所爱的对象接触、谈心,在一起就满足了,很少考虑感情之外的社会因素。爱情显得不很成熟。第二,强烈性。初恋是爱情积聚的爆发,常出现强烈的亲近欲与排山倒海的行为驱力。对爱情勇往直前地追求,但也因爱而排除正常情感与思维,出现异常行为。第三,持久性。初恋是人生的第一次情感经历,单纯专一,对心灵有强烈的震撼,因而,初恋对人的情感影响是旷日持久的,人们长存着初恋的感情记忆,并影响以后对爱情的认识与评价。许多人婚姻的不幸,都与初恋的失败分不开。
  
  单相思与失恋爱情并非一帆风顺,遭受挫折是常见的事。在恋爱挫折心理中,尤以单相思、失恋为甚。
  
  单相思即单恋,是一方对另一方的一厢情愿和热爱为特点的畸形恋爱,甚至知道对方不爱自己还要一味追求。单相思往往会出现关注、亲物、幻想、错觉等心理倾向。单恋分无感单恋和有感单恋。无感单恋,是对方并不知道你在爱他(她)。常发生在性格内向的人身上,爱对方却又觉得高不可攀,只好把感情深藏在心中,自我折磨着。对于无感单恋者,若是条件相当,不妨大胆地向对方表白你的爱,不必后怕,也可创造条件接触对方,从中试探对方,也许对方会有意于你。可怕的是有感单恋,即对方明知你爱他(她),而他(她)根本不爱你。你把满腔的热情和爱奉献给对方,遭到回绝,但你仍一往情深。它是一种严重的心理抑郁,很是痛苦。失恋是指恋爱对象否认或中断恋爱关系的行为给当事人的巨大挫折。失恋是一种独特的挫折。它失去了对方的爱,而这种爱是其他感情不能代替的。失恋会产生孤独感、虚无感及对爱的绝望感等心理体验。若没及时摆脱失恋的挫折,易导致自杀、报复或抑郁。但更多的人会处于抑郁状态,表现为焦虑与冷漠。抑郁持续过长,不仅影响生活,工作,甚至会出现精神病。
  
  单相思、失恋的痛苦是深沉而剧烈的,它给工作、生活、学习带来许多不良影响。
  
  正确对待单相思与失恋,彻底摆脱由此带来的痛苦,应当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端正认识。爱情是很重要的,但它毕竟不是生活的一切,人生更重要的是对理想,事业的追求。失恋并不意味人生的失败或幸福的毁灭,何况还有以后的感情生活及别的追求,同时,也要知道,有恋爱必有失恋、也有单相思,你只是单恋者、失恋者中的一员,不必加大自己的不幸,随着时间的推移,你还会找到称心的恋人。倒是应趁此反省一番遭挫折的缘由,并从中获得启迪。
  
  (2)适当宣泄。若把单相思、失恋的痛苦、忧伤闷在心中,势必引起不良后果,找你的朋友、家人宣泄你心中的怨恨、不满、苦恼,朋友,家人的安慰会淡化对方在你心中的地位。
  
  (3)自我安慰。一种是“酸葡萄”型。即“吃不到葡萄,就说它是酸的”,否定对方的好处,尽力寻找对方的缺点,以冷却心中的热情,如“她长得并不好看”等等方式来获得心里的平衡。另一是“甜柠檬”型。把境况的好处扩大化,以求得安慰。如“还好没和她恋爱,否则现在会……”。
  
  (4)积极转移。一是环境转移,尽可能离你痴心所爱的人远一点,眼不见为好,空间距离的变大会使感情淡忘。21岁的恩格斯失恋了,他就去登阿尔卑斯山,向大山诉说痛苦,很快就达到心理的平衡。二是感情转移,对方不爱你,就别在为对方而痛苦了,把感情转移到别的事物上,如转到工作,帮助别人上。但失恋者切忌马上恋爱别的对象,因为失恋时,很急于摆脱痛苦,此时渴求感情寄托,往往感情用事,很可能导致不当的选择,而造成另一次爱情的失败。
  
  (5)力求升华。把时间,精力放到事业、学业上,力求用事业、学业的成功实现自身价值,获得心理的快慰,促使感情升华,其实,升华也是一种转移,是一种更高层次,更有价值的转移。
  
  暧昧
  
  许多女孩子都有诸如此类的经历,一个男人开始对自己表示好感,并且关系似乎在不断深入,但总是到了一定程度便无法前进,甚至莫名搁浅,无疾而终。如果当事人性格懦弱,这段关系便永远成为了历史悬案,如果当事人喜欢清楚,打破砂锅问到底,男人多半也是一脸无辜,说出一些似是而非的话,依然不知所云。
  
  其实这在很多时候都不是女孩子的错,而是男人的心理问题,而这些善良的女孩子很容易成为了男人心理波动期最无辜的牺牲品。
  
  下面从心理层面剖析这些只想暧昧的男人的心理,希望能够给女孩子们一些帮助。
  
  原理阐述: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就是变态心理学,是研究隐意识和潜意识的方面。
  
  在变态心理学中有一条着名的原理,几乎可以贯穿于各个派系之中,这便是,动作起源于想象,而不是意志。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如果你把两只手插起来,然后很认真的想象两只手无法分开,这时你把两只手向两边拉,但你会发现自己的手就像被粘住一样,根本不想做出抽离动作,如果你用很大力气完成抽离动作,心理也会觉得不畅快。
  
  专想暧昧的男人其实就是这样的心理,他们多半在自己的世界里感情受挫,所以不由自主的开始美好恋情的想象,在很凑巧的时间遇到了你,便开始在你的身上发挥自己的想象成分,表现出一副要和你发生感情的姿态。其实这是他们潜意识的渴望,可能真实的对象并不是你,但在你身上他却可以轻易得到想象力的满足。
  
  然而当关系进展到了一定程度,男人最初的想象力几乎用尽,他们便明白过来,此时意志开始发挥作用,他们便抽身离去。其实和你在一起的时候,他们多半的感情是心理上的假象和错觉,可能他们自己也并不十分明白为什么突然间对你失去感觉,所以纵然追问,也是弄不清所以然。你就这样不明不白的做了男人想象力的牺牲品。一个人从小成长的背景,常会深深地影响他日后被什么样的人吸引,以及日后亲密关系的建立与维护。不管曾经受过多少伤,当爱情来临时,就是最好的医治和疗伤机会,从深度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天下最好的治疗者是自己的爱人。但是,因为信任、不设防,所以在爱情中也是伤上加伤最危险的时候。当人的感情被触动时,就进入了一个非理性的潜意识过程;爱情关系其实很像母亲与婴孩的关系,彼此恋慕、含情对视,都想把最好的献给对方,不在一起时会焦虑、不安,仿佛“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唯有在恋爱中,人的二个基本心理需求可以同时得满足∶
  
  一是无条件被人接纳,二是在所爱的人心中居首位,特别心里愈空虚或愈不成熟的人,愈容易依赖对方来支撑你脆弱的自我价值感。不知不觉地,期望对方能随时随地无条件接纳你、随时随地把你摆在第一位;心理愈没有安全感的人,日后对伴侣的要求愈是加倍;过去受的伤,要从现在爱的关系中加倍讨回。例如过去在家中被忽视的,会不知不觉地要求伴侣不断给你注意力;过去被管得太厉害的,会要求伴侣信任你,给你空间。彼此互许终身之后,你会觉得∶为什么我所要的,你却不给我?在爱情中的人,心理上往往退化回到婴孩时期-我有什么需要,不用开口,爸妈就应该知道,而得到照顾最好的办法就是哭闹,但在成人的世界中用哭闹,处罚对方,强求他来满足你心理需求的方式,是行不通的。深度心理学中有几个重要的概念,可以帮助我们在剪不断,理还乱之错综复杂的爱情关系中,找出一些头绪,让我们在分析处理问题时,掌握较正确的方向。
  
  所谓移情作用就是把对过去生命中一些重要人物的情感转移到所遇到的人,或者,曾想从一些重要人物身上获得却未能如愿的情感需求,希望从关系中得到满足。
  
  很多人因为从小在某一方面心理上的匮乏,一旦得到相关的满足,不管人时地是否合宜,就掉进爱的陷阱了。例如有位女士,是第四个女儿,从小在家中常被忽视,有次与家人外出走丢了,父亲却浑然不觉。她从小自尊心低落,觉得自己是个丑小鸭,渴望得到父亲珍爱,却未能如愿。上研究所时,有家有室年近半百,满有慈父形象的教授开始注意她,欣赏她时,她就觉得无可救药地爱上了这位教授,本无心要破坏别人家庭,却不知不觉中掉入陷阱,成了婚外情中的第三者。许多外遇的悲剧就是这样发生的,每个人都情有可原,他们不是十恶不赦,只是如你如我充满了人性的软弱。
  
  人的心理需求很多,就像照相机有广角及望远镜头,用望远镜头对准某一对象时,此对象变大,而其它对象就变成模糊的背景。这就像肚子饿时去市场买东西会买得特别多,因为你的需求(食物)被放大;可是当你吃饱后,需求又不一样了。食物像被广角镜头溶回背景中,但吃饱后你口渴了,这口渴的需求又像被望远镜头放大了一般,其它需求都变得不重要,而你把所有注意力放到这个新的对象,新的需求上,直到它得到满足,才重新溶回背景之中。起初,你也许期望一个慈父般的伴侣,但当你被照顾、被关注的需求满足后,你很可能产生一个新的心理需求,开始要求独立、自主。人是会成长会改变的,冲突于是产生。我们刚开始从爱情关系中可以得到满足,但因为我们的心理需求会随人生情况而改变,所以,两人结婚以后还要不断适应,不断学习才好。
  
  造成情人间强烈吸引的原因之一,是“The Quest To Be Whole”-“完整之我”的追寻。
  
  按照心理学大师荣格的理论,每个人都身具“显性”与“隐性”(或称“影子”)人格。换言之,每人除了表现外在众人所见之“显性人格”外,还有个正好相反,潜藏心底的“影子人格”。例如,“分析型”者的影子人格是“感觉型”。通常,“分析型”者着重逻辑思考与客观评断,但是当他在强调与表现“理性”时,便不知不觉地把自己细腻多情“感性”部分的人格,压抑到潜意识深处,变成隐性的“影子人格”。
  
  “显性人格”的形成与先天因素有极大的关系,但也受到后天因素的影响。例如,男性成长过程中,多被要求“喜怒不形于色”,“好汉打落牙和血吞”,他人格中多情易感的部分便被深深压抑到潜意识中变成“影子人格”。
  
  当先天人格成分中“阳刚”“分析”特性较强的男孩去念理工,毕业后又在要求一丝不苟,毫无变通的环境中工作(例如美国Food and DrugAdministration);而身具“阴柔”“感性”特质的女孩去念人文,学成后又在文艺界工作,此时男女先天加上后天的差异就变得更大了。
  
  急惊风与慢郎中
  
  上帝是最有幽默感的,就像他在自然界中创造磁铁“异性相吸”的现象,研究人间爱情关系时,我们也常见“急惊风”与“慢郎中”,“外向”者与“内向”者,“活泼的”与“稳重的”,“分析型”与“感性型”之间,彼此强烈相吸的现象。当一个人遇见一位身具自己“影子人格”的异性时,心中常会有欢喜雀跃的感觉,因为对方彰显出自己所缺乏(或已被潜抑,消逝了)的人格特质。例如,当“分析型”的男性与“感性型”的女性相遇时,彼此常会充满新鲜欢愉。她丰盈流畅的情意,往往会挑动他长久压抑心底感性部分的人格。与她在一起时,他那被深埋阴暗地窖的“影子人格”开始见到阳光,感受一股从外注入,活泼新鲜的生命力,使他深受吸引,觉得自己好似脱胎换骨一般,受桎梏的心灵,顿时得以自由释放。这个异性相吸,彼此各得一线生命契机,使自己尘封枯萎的“影子人格”重见天日,得到露水滋润,与自己“显性人格”整合,发展出一个较完全,较成熟人格之过程,我把它称为“完整之我”的追寻。人要发展出一个“完整之我”是个非常艰巨,要付上惨痛代价的过程,所以慈爱又幽默的上帝就让这些异性相吸,一见钟情的男女在蜜月期中,先预尝了爱情天堂的甜蜜滋味,然后才让他们闭着眼睛心甘情愿地进入“磨合期”,在艰苦的“旷野”之中,让两人彼此在个性上“铁杵磨成绣花针”,继续发展“完整之我”。
  
  在磨合期中,过去对方最吸引你的特质,现在却成为让你最受不了之处。过去你欣赏他的沉静,理智,却是沉默愚昧,不解风情。过去爱他的自信果断给你安全感,却成了自我中心,事事都要主宰。如果正好相反,过去女方爱上的是他的细腻温柔,那么进入磨合期中,她很可能就要抱怨他缺乏男子气概。同理,如果过去男方被她的情感丰盈,活泼伶俐所吸引,就巴不得她停止“歇斯底里”,唠叨不停。在蜜月期中,人人都以为找到了完美的梦中人,在磨合期中却发觉自己过去瞎了眼才会爱上这个对象。
  
  在磨合期中,我们都想努力改造对方,要对方变得完美,像自己心中所订之“理想形象”(Imago)一样,这是亲密关系中痛苦最大的来源。
  
  人要如何才能在磨合期中少吃苦头,通过考验呢?唯一的办法,是了解并遵循上帝所创造的心理定律,放弃使对方变成完美的幻想,不要定睛在对方身上,而回头重新专注在自己“显性”与“隐性”人格之整合与成长。换句话说,“感性型”的不再逼“理性型”的也要和她一样善用诗词表达丰盈的情感,而专注扩展(Stretch)自身的影子人格,让自己也能擅长逻辑思考;“急惊风”型的,学习去容忍“慢郎中”的慢,同时学习让自己欣赏并享受影子人格中的轻松自然。最有意思的,是当你观察一些感情好的老夫老妻时,你会发现,当一个人放弃改变对方时,对方竟然会愈来愈被影响,不知不觉中两人变得愈来愈像。
  
  举个例子来说,有对夫妻,太太是“组织型”,非常有条理,先生却是“潇洒型”,凡事大而化之,相信“船到桥头自然直”。当初两人相识时,太太欣赏先生轻松自在,平稳幽默,好像天下没有甚么事能让他惊慌失措。太太因成长于一个父母要求完美的家庭,常被对自己过高的期许压得喘不过气来。刚交往时,紧张兮兮的她只要跟他在一起,就觉得有安全感,可以放松下来。而先生从没遇见过一个女孩子这么有条不紊,做每件事的效率都不知比他高出几倍,因而对她欣赏得不得了。婚后问题来了,太太愈有条理,先生愈乱,太太愈要纠正,先生就愈胡涂。例如,先生每次连自己皮夹放哪里都不知道,而太太愈受不了,愈要他收好,先生就愈不去留意,愈常丢三忘四,造成一个恶性循环。要处理这类恶性互动的关键,往往在于“过度负责”(Over-functioning)的一方在对方犯错或达不到自己标准时要学会去面对,忍受自己内心的焦虑,让对方为自己行为的后果负责。果真,先生这个毛病一直不改,直到有一天她痛下决心不再管这事。先生出差到机场时,竟找不到机票,这下不但要自掏腰包,还要付高好几倍的价钱,结果连这平日毫不在乎的先生都心痛了。这次教训之后,先生才开始警惕,慢慢有了改变。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同类图片新闻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爱情心理测试题版权与免责声明
东昌府推荐图文
最新分类信息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