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东昌府信息港(http://www.dcfxxg.com/)服务大家,欢迎分享传播!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将为您信息免费推广,现在免费注册会员,即可免费发布各类信息。
关闭
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 东昌府新闻资讯 » 娱乐新闻 » 正文

邹城冬至祭孟大典

发布时间:2017-07-27 21:15:19
核心提示:  孟子故里山东邹城市天色阴沉、冬雨零落,位于邹城东北的孟林里,农历乙未年冬至祭孟大典在这里举行。随着通赞一声启扉,甲午
  孟子故里山东邹城市天色阴沉、冬雨零落,位于邹城东北的孟林里,农历乙未年冬至祭孟大典在这里举行。随着通赞一声“启扉……”,甲午年冬至祭祀亚圣孟子大典正式开始。参加祭祀的全体人员正衣冠,表情肃穆,穿过参天古树,沿着神道缓缓步入孟庙。伴着现场演奏的邹鲁传统礼乐,主祭、陪祭、乐舞生分别就位。一场再现2300多年前冬至祭孟大典原味再现。

“首倡仁政,岩岩泰山……邹鲁再兴,当如公言。”主祭官高声诵读祭文,祭文颂扬亚圣孟子功德,追思孟子对中国和世界文化做出的杰出贡献,表达后人的崇敬怀念之情。

冬至是中华民族重要传统节气,也是孟子逝世的日子。据《孟氏宗谱》记载,公元前289年孟子寿终,享年84岁。孟子故里乡亲们非常悲痛,于是废除庆贺冬至的仪式,素斋并隆重祭祀孟子。久而久之形成了邹城延续至今、独具特色的“冬至废礼”习俗。

据本次大典的陪祭,邹城民间文化学者董伟介绍,冬至祭孟由来已久,但自1948年孟子嫡系后裔孟繁骥离邹迁居台湾后自行终止。尽管多年来,海内外均有不同形式祭祀孟子的活动,但在冬至祭祀孟子,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尚属首次。

董伟说,此次祭孟活动既不同于家祭,又有别于公祭,在举行祭祀仪式之前,明确要求祭祀人员遵照礼制素食忌酒。活动结束时,参加祭祀活动的人每人分得一块胙肉,以示敬意。这些做法,是对祭孟活动的一种创新传承,具有传承历史、继往开来的意义。

邹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心主任米怀志表示,此次冬至祭孟大典是邹鲁礼乐的原味再现。冬至祭孟大典主要来源于《三迁志》、《邹县志》、《孟府档案》和《四库全书》,所有素材都经过文化学者的潜心挖掘研究。整个祭祀大典包括启户、排班、瘗毛血、迎神、初献、亚献、终献、饮福受胙、读祝、焚帛、彻馔、送神等仪式,礼乐伴奏皆为现场演奏,形象地阐释孟子思想中“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乐之实,乐斯二者”等思想。

一个多小时的祭祀活动,78岁的孟祥居一丝不苟地完成。在孟祥居看来,恢复民间冬至祭孟不仅是对先祖的敬仰尊重,更是对儒家文化、孟子思想的传承发扬。他说,希望更多的人能够通过传统礼乐,感受其中蕴含着的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助其发扬光大。邹城三孟,指孟府、孟庙和孟林。孟庙,又称亚圣庙,为历代祭祀孟子的场所。孟子庙奉祀,始于宋景祐四年(公元1037年)。初建于邹城东北,距城13公里的四基山西南麓,孟轲陵墓之前。据孟林享殿内现存宋景祐五年《新建孟子庙记》碑文记载:此庙为孔子第四十五孙孔道辅所创建。后因距城较远,瞻仰祭祀等诸多不便,又别建孟庙于邹城东郊,此为邹城有庙之始。此庙之具体位置、规模和建庙的确切年代,今已不能详考。宋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复建孟庙于现址。现在之孟庙亦非宋宣和建庙之旧观,历经金、元、明、清数十次重修和扩建,才具有现在的规模。

现今之孟庙,坐落在邹城城区南部,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东倚文贤岗,西濒京沪铁路,北枕因利渠,南临邹济公路,县城市区环拱于北,凫峄诸山雄峙于南,俨如画屏。庙内古木森蔚,碑碣林立,庙之周围绕以红色垣墙。孟庙之面积,据元代元贞年重修孟庙碑记载:基地为19.4亩。1964年,邹县文物保管所曾进行一次面积实测:南北,由孟庙北墙至庙前河滨,全长为458.5米,垣墙之内为317.5米。东西,由西庙墙至东庙墙外柏树处,为95米,垣墙之内为85米。总面积为65.3亩。孟庙是一处长方形,五进院落的古代建筑群,以方体建筑亚圣殿为中心,南北为一条中轴线,左右作对称式配列,有些地方又因地制宜地进行了适当安置。逐院前进,错落有致,起伏参差,院院不同、各具格局,充分体现了古建筑的特点。

棂星门

庙之正南门为“棂星门”。“棂星”即指天上的天镇星,天子祭天必先祭棂星,孟庙第一道门以“棂星”命名,含有尊圣如天之意。“棂星门”高大威严,封建时代除农历二、八月祭祀孟子大典之日,或帝王钦差前来拜谒孟庙之时,才开此门,平时闭门不启。现为进入孟庙的正门。门内东西各建一座斗拱承托的木坊,左为“继往圣”、右为“开来学”,以表彰孟轲对儒学有“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功绩。上述三座木架结构的门坊为清康熙年间重修孟庙时所建。

第一进院落

进“棂星门”即为孟庙的第一进院落,北墙正中可见“亚圣坊”,此为第二道门坊。这座门坊为四柱三门,柱八棱,顶端装饰古瓶、朵云,类似华表。坊额正中刻楷书“亚圣庙”三字;东侧门楣坊心线刻云龙;两侧坊心线刻长有双翼展翅飞翔于流云之中的翼龙。石坊东侧竖有万历九年所立《邹国亚圣公庙》碑一幢。由此可知,这座门坊原为明代的孟庙大门,其建坊年代,当在立碑之前。穿过亚圣庙石坊,便进入了孟庙的第二进院落。

第二进院落

院内古木苍苍、翳天蔽日,这些松桧大都800余年,虽历经沧桑,依旧枝干挺拔。古人对孟庙的树木多有赞颂,如“满林松柏带苍烟”、“云烟松柏不胜情”等诗句,读来生动传神,确是描出了孟庙林木的特点。更有大书法家董其昌,专题孟庙古桧:“爱此孟祠树,森然见典型。沃根洙水润,含气峄山灵。阅世磨秦籀,参天接鲁青。方知樗散寿,只入列仙经。”沿着古桧柏下的一条砖铺甬道北行,即到“仪门”。这是一座歇山式斗拱承托三启门洞的高大门楼。门额悬一竖匾,上书“泰山气象”四字,故又称“泰山气象”门。

第三进院落

越过“仪门”便是孟庙的第三进院落。院内东西各建一门,是平常出入孟庙的通道。东西门原名为“钟灵门”、“毓秀门”,清乾隆四年重修孟庙时改称为“知言门”、“养气门”。取义于孟子“淫辞知其蔽……”和“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两门的南侧分别建有“祭器库”和“省牲所”。据天启三年《重修孟夫子庙》碑记载:“天启三年二月建祭器库、省牲房各三楹。”这两处建筑是专为存放祭器和祭品的地方。院北三门并列:中为“承圣门”;东为“启贤门”;西为“致敬门”。孟庙由此分为东西中三路。承圣门前有一座高大的碑亭,重檐斗拱,琉璃碧瓦,贴金彩绘,富丽堂皇。亭内放置清代康熙《御制孟子庙碑》一幢,故名:康熙御笔亭。碑额浮雕泰山祥云、二龙戏珠,雕刻技艺精湛,形象逼真。碑座为一巨大怪兽,狮头、龟背、鹰爪、蛇尾。这是孟庙中现存最大一块石碑。碑文字体工整秀丽,为康熙二十六年四月,清圣祖玄烨御笔亲书。碑亭东侧竖有《孟母断机处》、《子思作中庸处》、《孟母三迁祠》和乾隆皇帝的《述圣子思子赞》及《述圣子思石刻像》等石碑数幢。

第四院落

进入“承圣门”便是孟庙的第四院落,也是孟庙的中心院落。院内建有“乾隆御碑亭”,亭内竖有清乾隆皇帝手书《亚圣孟子赞碑》。院内有水井一眼,据井旁石碑记载,“清乾隆十一年庙前演戏,忽日中声震如雷,闻者环顾失色,见阶前陷有甓甃圆痕,熟视乃井也”,故名天震井。今井边石栏为清道光十一年所建。清代诗人葛临绪曾有《题天震井》诗一首:“古井澜翻近庙堂,天惊石破水泉香,汲来修绠原无底,洙泗渊源一脉长。”这井就在“亚圣殿”前。

亚圣殿

亚圣殿为孟庙的主体建筑,殿高17米,进深20.48米,横宽27.7米。大殿始建于宋宣和三年,据殿内碑文记载为徐韨、朱缶所创建,历经金、元、明、清,中间多有维修。清康熙七年鲁南地区发生大地震,原殿倒塌,因此,现存大殿系清康熙十一年所建。现在的亚圣殿为一座金碧辉煌、雕梁画栋、重檐飞翘、歇山转角的宫殿式建筑。殿的四周列擎檐的巨型石柱,都饰以浅浮雕,门侧四柱正南面刻翼龙在云中翱翔,栩栩如生,别处罕见。其余各面刻宝相牡丹或西番莲花纹,世型石柱为明代维修孟庙时所制。梁坊藻井是用金箔贴制的云龙图案。大殿正面重檐之间高悬一匾,上书“亚圣殿”楷书贴金大字。正中门额上挂“道阐尼山”横匾一块。殿内承以八根巨型朱漆木柱,迎门正面两柱挂以一副巨型抱柱对联,“尊王言必称尧舜,忧世心切同禹颜”。对联和门匾都是清代乾隆手书。殿内正中雕龙贴金的神龛内供奉着衮冕九旒九章的孟子塑像,东侧神龛雍正皇帝手书“守先待后”的金匾一块。这座大殿除了用于纪念孟子之外,还是一处建筑、雕刻、铸造、绘画的古代艺术博物馆,与曲阜孔庙的“大成殿”遥相辉映。

亚圣殿前的东西两庑,原是供奉孟子的弟子和历代研究儒家孟子学派有贡献的学者的场所。亚圣殿后院里,建有五楹歇山式孟庙“寝殿”。始建于元代元贞元年,原名为“邹国公祠堂”,是供奉孟子父母的殿堂。明弘治十年增修孟庙时改为寝殿,成为祭祀甾子夫人田氏的专祠。殿前露台和甬道之上的三棵古桧树,为北宋宣和年间所植,距今已有900余年的历史,现依然青翠蓊郁。

启贤门

孟庙东路,步入启贤门,甬道两侧碑碣林立,是孟庙各类石碑集中存放的地方,俗称“孟庙碑林”。甬道尽头即是启圣殿,五楹,单檐歇山式,殿内神龛中供奉着孟子父孟孙激的塑像。因为孟子的父亲在元代延祐三年尊为邾国公,故此殿原名为“邾国公殿”,后改为启圣殿。其后为“孟母殿”,殿内无塑像,正中神龛内安放木主牌位。其上楷书“邹国端范宣献夫人之位”。东壁神龛内供有孟子石刻像一尊,据《三迁志》记载:此像为宋景祐年间孔道辅修孟母墓时掘得,定名为“孟子石刻像”。

斋戒门

穿越致敬门即进入孟庙西路。正北有一门名为“斋戒门”,门内是一座雅静秀丽的小庭院。院内外四周墙壁上镶嵌着50多块碑刻,多为历代名人文士前来孟庙晋谒游览后的诗词题咏。斋戒门内东西侧一雌一雄的两株古老巨大的银杏树参天而立,绿荫蔽满整个庭院。一株古老的紫藤萝旋转曲折地缠绕树干,一直伸展到树顶,是孟庙奇景之一。此院即为“致严堂”院。建堂三楹。是孟轲嫡系后裔祭祖之前沐浴、更衣之所。原名“斋宿所”。

祧主祠

致严堂后面的“祧主祠”是孟氏的家庙。祠庙三楹,建于清道光十年,祠内存放孟氏大宗户五代以上至二世祖的木制神主牌。祧主祠后,还有一处小院,院内建有砖台,台上置石雕池一件。祭祀时在池内焚烧写于帛上的祭文,因而称为“焚帛池”。

碑刻

孟庙不仅以古老的建筑称著于世,而且还保存着秦、汉、晋、唐、宋、金、元、明各代碑刻270余块。虽历经千年,仍大多完好,为历代文人学者所重视。这些碑刻书体精美,楷、草、隶、篆各体具备。其中西汉天凤三年《莱子侯刻石》、东汉《石墙村刻石》、西晋永康二年《刘宝墓志铭》、元代仿刻秦李斯小篆《峄山刻石》等,都是世所罕见的珍品。此外,庙内还存放着100多块汉墓画像石、汉代石人、石兽和元代的盘龙浮雕石柱等,这些文物给人们美的享受,为古老的孟庙增添了光彩。概述

孟府位于邹县南关与孟庙毗邻,是孟轲嫡系后裔居住的宅弟。元至顺二年(公元1331年),文宗皇帝封孟轲为“邹国亚圣公”,从此,孟府又被称为亚圣府。孟府的始建年代不详,据孟庙内现存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孟氏宗传祖图碑”记载:“宋仁宗景祐四年,孔道辅守兖州访亚圣坟于四基山之阳,得其四十五代孙孟宁,因荐于朝授迪功郎,主邹县簿奉祀祖庙,迪功新故宅,坏屋壁,乃得所藏家谱。”说明北宋景佑年间就已修建了孟府,但故宅所在何处,却未曾说明。推测孟府应在宋景和四年(公元1122年),第三次迁建孟庙时同时迁建孟府。孟府坐落在孟庙西侧,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226米,东西宽99米,面积约4万平方米。前后共有七进院落,楼、堂、阁、室148间。以主体建筑大堂为界,前为官衙,后为内宅。孟府二门内东侧墙壁间镶嵌着一块明万历三十七年(公元1609年)《为恳恩照例优免以杜攀扰事》碑。碑文中记述了明皇朝饮赐的庙户、礼生、佃户、洒扫户、差役等,不得滋意攀扰等事。另外,孟府第四层院中“赐书楼”是典型的明代建筑,据此可证实孟府在明代就具有相当大的规模了。

孟府大门

孟府大门,为三楹,门楣正中悬有匾额,上书“亚圣府”三个贴金大字。黑漆大门上绘有约两米高的彩绘门神。门外建有高大的影壁。一对精雕石狮雄居于门的左右。门阶两旁有上马乘车用的方形石台一对。

二门东昌府信息港www.dcfxxg.com这样的报道

二门又称为“礼门”,其建筑形式与大门基本相同,但门洞为三启,正中门楣上书“礼门义路”四字。六扇黑漆大门的正中两扇彩绘着顶盔披甲的执刀武士,两侧的四扇则彩绘着执笏的文官,威严煊赫。二门内为“仪门”,其两边不与垣墙连属,类似遮堂门,全系木结构,仅有圆柱两根,下有石鼓夹抱,上面承托着彩绘大屋顶,前后缀着倒垂的四个木雕花蕾,故又名为“垂花门”。平时此门紧闭不开,每逢孟府喜庆大典、皇帝幸临、定量读圣旨或举行重大祭祀仪式时,鸣礼炮十三响然后开启。这中仪门在封建社会只有列土封侯的邦君才有资格建造,故又称“塞门”。

大堂

穿过仪门,院中有一方形台基,两侧竖着精雕的夔龙石栏,和青砖花墙绕护的丹墀,两株有着数百年寿龄的参天士桧,在台前甬道两侧遮天蔽日。丹墀的东南角设置有“日晷”;西南角设置有“嘉量”,这完全是仿照皇宫的格式。其后便是宽敞的五楹出厦正厅,也是孟府的主体建筑“大堂”。堂前檐下正中悬挂着清雍正皇帝手书,钦赐孟子第六十五代孙孟衍泰“七篇贻矩”堂匾,龙边金字熠熠生辉。门两侧檐下廊柱上悬挂着“继往开来私淑千年承燕翼,居仁由义渊源百代仰先烈。”隶书金字抱柱楹联,孟府大堂是孟子嫡裔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开读诏旨、接待政府官员、申饰家法族规以及节日、寿辰举行重要仪式的地方。大堂正中设有木制暖阁,内设公案。

大堂前东西厢是管理孟府祀田、庶务、礼生、乐生、司书、执事等办公场所。大堂前左右设鼓乐楼,是奏乐的地方。大堂东侧有一处独立的院落,称“五代祠”,是孟区宗族的家祠。西侧有一曲尺形独特建筑,名为“见山堂”,是当时孟氏后裔接待和宴请宾客的地方。与见山堂相对的月亮门外,竖着一块玲珑的太湖石,其上刻有清代金石学家阮元和书法家孔继涑的手书诗词。

内宅

大堂后便是孟府的内宅,设有内宅门与外界相隔,这是一道禁门,看管十分严格,一般外人不得擅自入内。内宅门的外檐木坊上雕刻着“鲤鱼跳龙门”、“麒麟送子”等图案。门两侧倒悬着雕花垂珠,工艺相当精美。内宅门前为一幽径,左右两侧各有一角门名为“更道”,是当年为内宅巡逻值更的更夫行走的通道。

内宅的第一进院落是一座典型的中国四合院建筑,它是孟子嫡裔第七十四代孙孟繁骥居住的地方。雕梁画栋、彩绘华丽、明三暗五的正厅为“世恩堂”。室内陈列着古玩字画、床榻橱柜等。院东南一株古老高大的荼糜花,每当春夏相交之际,满树洁白,盛开的花朵散发着阵阵清香。院后为赐书楼,是孟氏后裔存放皇帝钦赐墨宝、书籍和家族档案的地方。再后是“延绿楼”等四处四合院,都是孟氏近族的住处。最后是孟府的花园。

孟府内现在还保存着封建帝王所赐的朝服、龙袍、圣旨、诰封、家族档案、印书木刻和书籍字画等大量珍贵文物,为研究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孟林是孟子和他后代子孙的墓地,位于邹城东北12公里的四基山西南麓,南面凫峄,北拱岱岳。是一处保存时间长、较为完整的家族墓地。据孟林享殿内现存的宋景祐五年(公元1038年)《新建孟子庙记》碑载:孔子的四十五代孙孔道辅知兖州时,访得孟子墓,并在墓旁创立了孟庙(后迁往县城)。宋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朝廷赐库钱30万,增修墓庙,购置祭田,广植柏桧。元代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山东提刑霍天祥在孟子墓前立碑,题“先师邹国公墓“,此碑现已无存。后又经明、清两代不断增修扩建。据《重纂三迁志·林墓》记载:清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山东巡抚移文衍圣公查明,亚圣墓田七顷三十亩四分。林内植有桧、柏、榆、槐、楷、楸、枫、柞、杨等各类树木一万余株,多为宋、金、元、明、清各代所植。孟林享殿大门坐北朝南,经神道、御桥即可达门前。院内现存享殿基本保持了原来的面貌,只是左右厢房早年倾圮后末再修建。享殿内现存石碑六幢,其中北宋景祐五年(公元1038年)所竖《新建孟子庙记》碑,碑文为北宋孙复撰写,距今已有九百多年的历史,是现存有关邹县“三孟”史料中最早的一块碑刻。对研究孟子史迹,有重要参考价值。享殿后是孟子墓,坟茔高大、草丰林茂。墓前有巨碑一幢,上刻“亚圣孟子墓”。

孟子墓西北约300米处有高大的古冢三座,相传为孟孙、季孙、叔孙之墓。

孟子的诞辰是四月初二,为纪念孟子的诞辰,每年四月初二至初五在孟林前举行盛大的古会,一年一度,延续至今。梦栖伏羲文化,心泊诗画郭里。3月25日下午,2017邹城市研学旅游暨伏羲女娲祭祀大典活动发布会在济南隆召开,正式宣布今年的伏羲女娲祭祀大典将于3月30日(农历三月初三)在孟子故里山东省邹城市郭里镇举办。

作为孟子故里,近年来,邹城市抢抓国家文化建设示范区战略机遇,大力实施“文化兴市”战略,加快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该市郭里镇依托人文历史和自然生态两大资源优势,坚持“伏羲圣地、绿美郭里”的旅游定位,重点打造南部山区文化生态旅游带,逐步形成羲皇庙遗址、独山美丽乡村片区、五康轩庄园、王屈核桃乐园等精品旅游片区,2016年农历三月三伏羲女娲祭祀活动和文化庙会的成功举办,将伏羲文化与自然生态、旅游观光相结合的地方特色集中展示,吸引了来自各地的近万名民众共同参与,全国数十家主流网站媒体争相报道这一盛会,获得了极好的社会反响。

为进一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升邹城市对外知名度和影响力,提速打造文化建设示范区,邹城市将伏羲文化产业园项目作为市重点工程加快推进,在此基础上,定于今年3月30日(农历三月初三),在郭里镇庙东村伏羲朝拜广场、羲皇庙遗址举办2017年伏羲女娲祭祀大典庙会活动,活动涵盖拜祖祈福、上古祭拜、文明社会祭拜等仪式,以及非遗展示、民俗、文化节目展演、特色农产品展销等内容,届时,活动举办方还将为“羲皇杯”海内外诗词楹联大赛获奖者颁奖、同时举行“寻美邹城、走进郭里”摄影比赛开机仪式,邀请广大专家学者、海内外朋友共同在参与中了解和体会伏羲文化的内涵与魅力。

目前,伏羲女娲祭祀大典活动的各项工作正在紧张有序筹备中。车子一路开至凫山山顶才停下,下车驻足,临石远望,微湖的风吹转了高高低低的风车,白马河玉带一般缠绕着大大小小的山,青青翠翠的核桃树,在漫山遍野的坡里向我们招手,而山下,便是郭里最富盛名的羲皇庙文化遗址。郭里镇带着它身后的文化底蕴正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其美丽画卷。

上午9时不到,通往伏羲朝拜广场的公路上,已是游人如织、人山人海,来自各地的游客和郭里镇四方乡邻们,一大早就赶到这里,来感受这场传统的文化盛宴。伏羲朝拜广场内,锣鼓齐声,彩旗飘扬,舞龙队的一段欢快的表演引得群众不停叫好,热闹非凡,不同的民俗文化方式共同迎接民间传统拜祖祈福活动。9时许,由民间自发组织的来自社会各届的上万群众齐聚伏羲朝圣广场,在伏羲圣像前叩首行礼,追思人文始祖肇启文明的伟大历史功绩,表达对太昊伏羲的无比崇尚和敬仰,祈福生活安康。在宏伟、肃穆的古典祭祀音乐声中,上古祭奠仪式在羲皇庙遗址拉开帷幕,祭祀者吹响牛角号,槌响陶鼓,拊摸石磬,舞者身穿草裙,手拿火把、石矛,跳起禹步舞、六小舞,以此来祈福,祈求风调雨顺,而后时光转换到文明社会按照盥洗、奠币、洗爵、酌献、读祝、赐酢、送神、望瘗、彻礼馔的程序,整个祭祀仪式神圣、庄重、肃穆。

顺着羲皇遗址往西走,一个个可爱的小面人映入眼帘。在一个捏面人的小摊前,一位民间艺人正在表演绝活,只见这位师傅双手娴熟地捏来搓去,不时再用小竹刀切划,不一会儿,一只十分应景、栩栩如生的小兔子就完成了,引得现场围观的人啧啧惊叹……为把此次活动办的具有内涵和吸引力,丰富文化大戏,精彩纷呈的活动轮番登场,除了祭祀表演之外,还有邹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体验、郭里镇工农业产品展示、旅游特产展示、剧团演出活动等项目,让游客体验和领略民间文化的独特魅力,了解和感受郭里文化。剧团以优美的舞姿、动听的歌声、以高水平的表演,展示着郭里崭新的文化风貌。吹糖人、捏面人、凫山核雕、丝绢烙画、手绘葫芦、药香制作、生肖糖画等12项非遗项目精彩上阵,增加了与游客互动的同时,也让这些传统文化深入人心。

跟随景区指示标牌,映着蓝天,闻着花香,沿着郭里镇的大道缓步而行,穿梭青山绿草之间,沿路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庙会一条街上摆着各种琳琅满目的商品和鲜香诱人的美食,让广大游客大饱口福、眼福。来自微山的游客感叹到:“今天携一家人来这观曲艺、看大戏,赏民俗、品美食,真的是不虚此行啊!”此次精心策划的大庙会,不仅让传统与现代对接、文化与旅游相融,更是将一个崭新的郭里镇展现在游客面前。

据了解,本届伏羲女娲祭祀庙会活动,以“伏羲圣地绿美郭里”为定位,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线,搭建旅游与文化相融发展的平台,旨在进一步挖掘郭里特色旅游资源,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提升郭里特色农产品及旅游品牌的知名度,推动伏羲产业园建设,促进文化旅游业实现新发展。

三月风光好,郭里春正浓。广大市民游客沉浸在美好春光里,尽享这场色香味形俱佳的春日饕餮盛宴。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同类图片新闻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邹城冬至祭孟大典版权与免责声明
东昌府推荐图文
最新分类信息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