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东昌府信息港(http://www.dcfxxg.com/)服务大家,欢迎分享传播!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将为您信息免费推广,现在免费注册会员,即可免费发布各类信息。
关闭
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 东昌府新闻资讯 » 娱乐新闻 » 正文

孔子对师生关系的论述

发布时间:2017-07-27 21:14:18
核心提示:  《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是出自《荀子宥坐》的文言文,作者是孔子。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有欹①器焉。孔子问于②守庙者曰:此
  《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是出自《荀子·宥坐》的文言文,作者是孔子。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有欹①器焉。孔子问于②守庙者曰:“此为何器?”守庙者曰:“此盖为宥坐③之器。”孔子曰:“吾闻④宥坐之器者,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孔子顾⑤谓弟子曰:“注水焉。”弟子挹⑥水而注之。中而正,满而覆,虚而欹,孔子喟然而叹曰:“吁!恶⑦有满而不覆者哉!”字词解释

1.欹(qī):倾斜。

2.于:向

3.宥(yòu)坐:放在座位右边,用来警戒自己。宥:通“右”,右边、右侧。

4.闻:听说5.顾:回头看6.挹(yì):舀

7.恶:哪里孔子到鲁桓公的庙中去参观,在庙中见到一种倾斜易覆的器具。孔子问看守庙宇的人:“这是什么器具?”守庙的人回答说:“这大概是放在座位右边,来警戒人们的器具(后引申为座右铭)。”孔子说:“我听说这放在座位右边,来警戒人们的器具,空着时就会倾斜,装一半水就会端正,装满水了就会翻倒。”孔子回头对学生说:“往里面灌水吧。”他的学生往欹器里注水,水至欹器一半时,欹器是正的;当水注满欹器时,欹器会倾覆,欹器在空着的时候是倾斜的(把欹器内的水全部倒出来以后,欹器又恢复空虚,再呈倾斜状态)。孔子感慨地说:“唉,哪里会有装满了水而不倾覆的器皿呢!”

(选自《荀子·宥坐》)人绝不可骄傲自满,凡是骄傲自满的人,总有一天会跌倒。此为孔子借助教育他的弟子们,人不能自满、自骄;这就是他主张的“损之又损”之道:“勿意,勿必,勿固,勿我”,提倡“仁、义、礼、智、信”。孔子是基于对社会尽责,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的角度来建构师生关系的。本文围绕“己欲立而立人”的观点从两个方面论述了孔子的师生关系观,并且总结出孔子的师生关系观对当代教师的启示所在。师生之间的态度是和谐的。

孔子到武城游,

闻弦歌之声,

笑着说:“割鸡焉用牛刀?”

这分明是孔子对颜偃开的玩笑。

师生之间可以自由开玩笑,

不正说明孔门师徒见的关系融洽吗?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者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

圣人无常师。论语》中这种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从多方面加以考察。

(1)诲人不倦:课堂上的师生关系

孔子上课,经常表扬那些好学的学生。颜渊就是其中最闻名的一个。《论语·子罕》记孔子的话说:“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等于说,课上到最后,孜孜不倦的仅仅剩下颜渊一个。看五四时代那么多学者开课,都有学生逃课,再回过头来听孔子说“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就很亲切。听话听音。既然“语之而不惰者”是颜渊,那么,“语之而惰者”是谁呢?不知道。孔先生似乎没去学生处查过名单。

进而言之,“语之而惰者”到哪儿去了呢?也不知道。恐怕有逃课的,也有上课打瞌睡的。

《论语·公冶长》有宰予昼寝的记录,属于不逃课也不听课的。孔子也为此发过脾气,说“朽木不可雕也”。

遇到紧要关头,孔子的学生中逃课的人更多。《论语·先进》:“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从陈蔡者,《史记·孔子世家》谓有颜渊、子贡、子路;《弟子列传》谓有子张;《吕氏春秋·慎人篇》谓有宰予,合计五人。他皆无考。

其他的同学哪儿去了呢?不知道。孔先生后来似乎也没给他们处分。如果有份处理决定,不至于无考。

就是跟着走的五个人,也不是人人步步紧跟。《论语·先进》:“子畏于匡,颜渊后”。这就是说,就连颜渊,遇匡人之难之际,也有逃课记录。《吕氏春秋·劝学篇》则谓颜渊“随夫子行,忽遇匡人之难”,“自必潜身远害,或从他道迂行,此其所以相失在后也”,为颜渊逃课做了一点解释。

(2)各言尔志:考试中的师生关系

作为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对学生进行考试,似乎都是进行“开卷考试”,而且是讨论式的“开卷考试”。他的试卷从来没有偏题怪题,常见的考题是“各言尔志”、“各言其愿”,有点类似香港高校内地招生时出过的一些题目。香港高校内地招生,香港岭南大学有一题是“谈谈你的理想和兴趣”,并且要求“就一个点来谈,不要面面俱到”;香港中文大学传播系有一题是“有何职业规划”。

不同的是,孔子在考学生的同时,自己也作回答,等于同时参加考试,并且与学生共同讨论。

《论语·公冶长》:“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子路把试卷交给老师,老师不但不生气,反而非常坦率地答出自己的答案,作为对学生的一种教育。

孔子对学生进行考试,有他自己一贯的指导思想。

《论语·子罕》说:“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这里说的“四毋”,我认为完全可以看成是孔子的教育观,也完全可以看成是孔子的考试观。

罗家伦《学问与智慧》:“毋意可以释作不可凡事以意为之。没有根据先有论断是要不得的。这就是成见(Prejudice),成见与科学探讨的精神不相容。毋必是不可武断(Dogmatic)。武断是虚心的反面,往往以不完备的知识,不合理的见解,据为定论。毋固是不可固执(Obstinate),拘泥胶着,拒绝新的事物、新的假定。堕入樊笼而不自解,钻入牛角心里而不自拔。毋我是不可以自己为中心,以自我为出发点(Ego-centric predicament)。妄自尊大,正是所谓我执。这种胸有所蔽的看法,在逻辑上不能允许,在认识论上也不能容。”

(3)讷言敏行:生活中的师生关系

《礼记·儒行》记载说:“鲁哀公问于孔子曰:‘夫子之服,其儒服与?’孔子对曰:‘丘少居鲁,衣逢掖之衣;长居宋,冠章甫之冠。丘闻之也,君子之学也博,其服也乡,丘不知儒服。’”杨天宇《礼记译注》把这一段翻译成白话文,说:“鲁哀公问孔子说:‘先生的服装,是儒者的服装吧?’孔子回答说:‘我少年时期住在鲁国,穿袖子宽大的衣服;长大后住在宋国,戴章甫之冠。我听说,君子的学问要广博,衣服要随俗。我不知道什么是儒服。’”

《论语·乡党》曰:“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沽酒,市脯,不食”,等等。这是一个吃饭也要坚持“礼法”的孔子。

可是,他又真心崇尚节俭简朴的生活。《论语·学而》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读这些话,每个人都能感觉到孔老先生的精神追求,所谓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乐亦在其中。这又恰恰是一个无所谓“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孔子。

怎么理解这种似乎矛盾的情况呢?

吃饭也是他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课堂。

《吕氏春秋·审分览》说,也是在厄于陈蔡之间的日子里,有一天孔子昼寝,“颜回索米,得而爨之”。饭快要熟,孔子远远地看见颜回用手抓锅里的饭吃,“佯为不见之”。不久,饭熟了,颜回请老师吃饭。孔子说:“刚才梦见我的父亲,我要用饭来祭祀他。”颜回说:“不行啊。刚才房上有灰尘掉进锅里面,那些米我舍不得扔掉,被我吃过了。这饭不能再用来祭祀了。”孔子不得不为他的诚实所感动。

(4)富贵浮云:金钱面前的师生关系

孔子一生,主张富民。

读《论语·子路》,孔子见卫之庶,主张富之教之,让人印象深刻。

再读《说苑·建本》,子贡问为政,孔子曰:“富之。既富,乃教之也。此治国之本也。”可见一以贯之。

《说苑·政理》记鲁哀公问政,孔子曰:“政在使民富且寿。”他认为“薄赋敛则民富”。但是,孔子的富民主张并没有能够付诸实施。

《说苑·政理》记孔子批评子贡赎人于诸侯而还其金,一针见血地说:“今鲁国富者寡而贫者众”。换句话说,鲁国国君并没有接受孔子“薄赋敛”的治国方略。鲁国如此,当时的诸侯国大多如此。《论语·微子》记子路的感叹,说:“道之不行,已知之矣。”仅此一点,即可知之矣。

他非常缺钱,却不肯苟取。《吕氏春秋·离俗览·高义》说:“孔子见齐景公,景公致廪丘以为养。孔子辞不受,入谓弟子曰:‘吾闻君子当功以受禄。今说景公,景公未之行而赐之廪丘,其不知丘亦甚矣!’令弟子趣驾,辞而行。”对这件事,《吕氏春秋》评曰“取舍不苟”,我看很贴切。

对诸侯权贵如此,对学生也如此。《孔子家语·致思》有个故事,说孔子出门时下起大雨,身边没有伞。门人说:“子夏有。”孔子不同意向他借伞。原因是“商之为人也,甚短于财”,比较吝啬。孔子平时了解产生如此印象,就不肯去借伞。他认为,与人相处,应该展现别人的长处,而不应该凸显别人的短处,宁可自己淋雨,也不去借伞。

孔子从不讳言财富。《论语·述而》: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看来,只要收入好,他对工种并不挑剔。但是,他更坚持自己的原则。《论语·里仁》:“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5)子见南子:绯闻面前的师生关系

《论语·子罕》: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论语·卫灵公》:子曰:“已矣乎!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论语·雍也》说:“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见过南子,孔子自己就未必有多高兴。不高兴还要去见,当然有其不得已处。自己本来就不高兴,回来以后还要看学生的脸色,孔子的心情可想而知。

问题在于,子路不过是个学生,学生凭什么可以对老师表示这种不高兴?

请到“现代化”校园里去找找看,有几个学生能够和子路一样,对老师的言行敢于明明白白大胆表示“不高兴”?有时候不过是想逃一节课而已,老师就要与你斗智,甚至发生所谓“肢体冲突”,哪里还谈得到公然表示“不高兴”?许多非常“现代化”的老师,其实根本不能容忍学生对自己说半个不字。

首先,这是由子路的个人品格决定的。子路这个人,一辈子言行一致。《论语·公冶长》:“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论语·颜渊》:“子路无宿诺。”在子路看来,师生之间绝不应该有双重标准。不管什么事,既然要求学生这样做,老师自己更加必须带头这样做。所谓以身作则,是为人师表的第一要素。

其次,当然是由于老师的一贯信任。孔子一直认为子路为人忠诚老实。《论语·公冶长》有孔子“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之感慨,可见孔子对他的倚重。至于批评的行为依据,《论语·里仁》有“事父母几谏”之教诲。而最重要的一点,是孔子这位老师,有一点和许多“现代化”老师不大一样,孔子真诚欢迎学生当面批评自己。不仅是学生,只要说得有道理,谁批评都行。《论语·先进》记载孔子批评颜回说:“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可见,“于吾言无所不说”的学生,老师并不见得就喜欢。

从子路的一贯表现看,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在事后;也有时候,子路“不说”在事前,而且这种“不说”往往能够改变老师已有的计划或决定。例如《论语·阳货》:“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子路不说”;又说:“佛肸召,子欲往”,子路又加劝阻。这两次事前的“不说”,都很有成果。这两次,孔子都接受了子路的批评,听从了子路的建议,没有去那些地方应聘。对于一个渴望施展才华而又处处碰壁的先生来说,毅然放弃这手到擒来的两只“金饭碗”,是并不容易的抉择。

孔子有子路这样的学生,是孔子的幸运。所谓教学相长,正是师生之间相互提醒相互监督相互促进的过程。在我看来,孔子同时代的人,以及孔子以后的人,之所以难以达到孔子这样的成就,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缺少这种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

子路这种学生或许经常有,但是,能够像孔子这样容忍学生对自己“不说”的老师并不多见,子路也就难以成为子路矣。于是,能够在记载老师嘉言懿行的同时,真实保留学生“不说”这种事实的著作,在孔子去世以后的2500年间,世界上再也没有了。

孔子(英语:Confucius,公元前551年至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中国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中国山东曲阜市东南)人。中国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是中国文化中的核心学说儒家的首代宗师,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删定《诗》、《书》、《礼》、《乐》、《易》、《春秋》,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统治者尊为至圣、大成至圣先师、万世师表。他提出了“仁”的学说,即要求统治者能够体贴民情,爱惜民力,不要过渡压迫人民,以缓和阶级矛盾;其次他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弄杀。他的学说成为我国二千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他兴办私学,突破官府垄断,扩大教育对象的范围,学生达三千人,贤良72人。他主张“因材施教”,教育学生要“温故而知新”,把学和思结合起来。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被尊为儒教始祖(非儒学),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孔子祭祀也一度成为和上帝、和国家的祖宗神同等级别的“大祀”。这种殊荣除老子外万古唯有孔子而已。孔子,春秋后期鲁国人。他的祖先是宋国贵族,大约在孔子前几世就没落了。公元前551年9月28日申时(夏历八月二十七日,即庚戌年戊子月庚子日甲申时)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鲁源村);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日)逝世,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因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

孔子年轻时做过几任小官,但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从事教育,相传所收弟子多达三千人,贤人72,教出不少有知识有才能的学生。因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国家夏商周断代工程、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科学家专家组组长李学勤先生指出:孔子不仅开创了儒学,也确实开创了易学。

关于儒学与易学的关系,马王堆帛书易《要》篇说“得一易以群毕”,意为“《诗》、《书》、《礼》、《乐》的精华都浓缩在《周易》的损益之道里”了,《易经》自然成为“群经之首”;《童子问易》还提出易经揭示了事物构成的阴阳本质,研究对象涵盖天极、地极、人极三极,即三极之道,采用人道与天道地道相会通、适时之变的方法论。整个《易传》(“十翼”)就是孔子定制的与天地宇宙同形同构的太极——乾坤模型(“《易》与天地准”),用乾坤的开合启闭来揭示宇宙运行的节律和运行机制,故能“弥纶”天、地、人三极之道。所谓“极”就是“原(源)”,这样《易经》便又成了大道之原(原)。出生

孔子生于周灵王廿年(鲁襄公二十二年,黄帝纪元2146年,前551年)夏历八月廿七(现行阳历9月28日),出生于鲁国。孔子的先世可追溯至宋国公室及殷商王室,六代祖叫孔父嘉,是宋国的一位大夫,做过大司马,在宫廷内乱中被杀,其子木金父为避灭顶之灾逃到鲁国的邹邑,从此孔氏在邹邑定居,变成了鲁国人。

孔子父亲叔梁纥居于鲁昌平乡邹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为邹邑大夫。《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叔梁)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隐晦地表明孔子是一个“野合”后诞生的私生子。孔子少年和青年时代和母亲居住,不知有父,可以说是这种姻亲关系的最好证明。关于孔子的出身,有一个传说是叔梁纥的元配施氏为孔纥一连添了九个女儿,孔纥望子心切,于是续娶一妾,虽然生了一个儿子名为孟皮,却脚有残疾。所以孔纥在72岁时三娶18岁的颜征在,生孔丘仲尼。为得子,其父曾在尼丘山求拜,表示欲子心切,后果然得一健壮之子,故取名丘,字仲尼,仲是排行老二的意思,但是大排行为老二,小排行,仍然位老大,也就是说,孔子是其生母的长子。但这个传说于籍无考,一般认为是后世儒生为粉饰孔子出身而编造的故事。

仪容孔子生而首上圩顶,长成后身长九尺六寸,被称为“长人”。

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孔子“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字仲尼,姓孔氏”。即有孔子之名“丘”来源于此的说法。

唐朝司马贞认为:“圩言乌。顶音鼎。圩顶言顶上窳也,故孔子顶如反宇。反宇者,若屋宇之反,中低而四傍高也。”即孔子头顶中部有凹陷。

清朝陈立相信此说,“是孔子首形象邱,四方高,中下,故名丘焉。”史学家钱穆在《孔子传略》中也持此说。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西周社会以血缘氏族为基础的政治制度崩溃瓦解,而基于文化认同的"诸夏"民族共同体正在形成。这是中国人的文化自觉最初发生的年代,古典成为时尚,一些人开始思考天道、人生和世界秩序等方面的问题,原先由贵族所垄断的文化教育也正逐渐流入民间。孔子正是这时代精神的代表人物与集大成者,遂开战国诸子百家之先。孔子无论政治伦理思想还是教育美学思想都是成体系的。

政治伦理

孔子思想体系:以“继善成性”的性本论为基础,以立人极为旨归,以人道与天道地道相会通、适时之变为方法论的完整理论体系。所谓德道,表现在个体就是仁、义、礼、智、圣(圣是指会同天道人道的本事)德行;表现于社会即博爱、厚生,公平、正义,诚实、守信,文明、和谐,自由、平等,革故、鼎新,民主、法治,和平、合作之道。它是我们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基石。



仁是孔子和弟子反复探讨的课题。孔子会针对不同的弟子与不同的时机来讲述“仁”的真谛。大抵来说,孔子的“仁”就是曾子所说的“忠恕”二字而已。

“刚毅、木讷,近仁。”、“巧言令色,鲜矣仁。”“仁道”就是真诚踏实,切忌浮夸不实而违逆正道。



礼,就是节制,宋明儒者也解作理。《司马迁˙太史公自序》有:礼以节人,乐以发和。我们来看孔子对于礼的阐释---《论语˙泰伯》: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礼,也是真情,而且在上位者必须作为人民的表率。所以孔子接着说: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礼,不是浪费铺张,而是真情流露;宁愿节俭简陋,也不奢侈浮夸《论语˙八佾》: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奢也,宁戚。《论语˙阳货》: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礼,是对天地万物的尊重。藉由对礼法的好问,来表达自己对于天地的敬意《论语˙八佾》:子入大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大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君子与小人

君子与小人虽然是以身份地位区分开来的,但孔子不认为这是唯一的差别,更重要的在于修养和境界。对此孔子有很多说明,如他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中庸不偏不倚,无过不及是修养的最高境界,同时也是方法,有着丰富而精微的内涵。近百年来,不少人反感于中庸,大概是将它误解为同流合污、媚世自是、毫无原则的伪君子行径,其实这样的乡愿也正是孔子所深恶痛绝的,他说:乡愿,德之贼也。他认为,如果不能达到中庸,狂狷是次好的境界,毕竟“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同类图片新闻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孔子对师生关系的论述版权与免责声明
东昌府推荐图文
最新分类信息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站点地图